使用软件:PHOTOSHOP 6.0(PS)
+ IMAGE READY 3.0(IR)
图片资料:115*115 GIF
动态 37帧 |
第一部分:人物素材的准备 |
1.
打开人物组B图片,由于我的作品只需要人物的部分,所以必须先把人物轮廓之外的背景全部抠掉。
关于抠图,我没有什么高明的办法。使用PS的的魔棒
+ 橡皮擦+放大N00%,耐心抠……抠……抠……
2. 使用这样的办法,浅色的图片在深色背景下,边缘的矩尺会显得格外清楚。
于是,选择图层混合选项→外发光,利用外发光的渐变感,可以很好的掩饰图层边缘的瑕疵。
[第一部分制作过程]这就是素材图片在
抠完背景 + 外发光 在黑色背景下的效果:
 |
第二部分:框框的制作方法 |
1.
将花蕊图片素材缩小尺寸,使用图象大小→宽度200。
2. 新建一张105*105的画布(不要嫌太小,如果使用110*110,大小控制不了)。将刚才的花蕊图片复制过来作为第一图层(背景)。
3. 新建一个图层,画一个100*100的白色方块,四周留下10PX左右的白框,中间的部分挖去。使用铅笔或者直线工具在中间的部分离白框间隔1PX的地方画一个细白框。
4. 调节此图层的透明度,62%,主要是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原理。`
`b
5.
新建图层,将此图层置于顶层。用铅笔工具或直线工具(均为1PX,不使用消除矩尺。也可以使用矩形选框描边,不使用羽化),画一个双线框,颜色使用#B6B6B6。两条线框之间使用白色填充。
6. 框子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,再加一些装饰。根据后来的动态效果,决定用铅笔或直线工具画纵横交叉的细线,细线长端末尾使用渐变的效果。具体方法见我以前的教程
[教程醒目]
7. 最后,框框上部分的SQUARECN几个字。使用“画布大小”放宽画布,向上向左放宽15象素。然后,自己画吧,字体为04_03B,大小8PX,大写。
[效果见下框图片]
|
第三部分: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|
1. 新建一个图层,用单行选框工具 +
单列选框工具拉两条交叉的1PX线,填充白色。(拉线的时候最好将画布拉很大拉线、填充,然后缩小,不然移动线之后会出现断线现象。)
最好让交叉点(即垂足)出现在画布之内(现在的画布应该是115*115的)。
2.
现在进入此篇教程我主要想向大家介绍的部分——蒙版的使用。
在此图层添加蒙版,在上面拉一个矩形选框,大小比刚才的白框挖空的部分少2-3PX。羽化设置为5,在选框外部用油漆桶浇入黑色。
现在的效果应该是,白色半透明的框子,交叉的线,线的靠近框子的部分有渐淡的效果。
3. 将交叉的线,透明度同样设置为62%。
瞄准镜的那个镜,只要画就可以了把他放到交叉点上即可。
4. 以上都是在PS下完成的工作,下面设计到动态的效果,于是转去IR。瞄准镜闪动的效果只要让瞄准镜的图层隐藏和出现交替即可。
[第二部分、第三部分制作过程]
|
第四部分:数据递交制作方法 |
1.
先打很长的一段字,随便乱打,反正字号小得谁也看不清你写的是什么
= =(我写的是……)
2. 根据我的经验,字体设置为宋体,字号为2时,效果最好,最有数据的感觉。(千万不要使用象素字体,总之,在不清楚的同时越清楚越好)
3.
同样,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蒙版的使用,不同的是,这次不要羽化,在你希望出现字的地方蒙版上留下空白,其他地方浇成黑色。
4.
注意,移动带有蒙版的图层是,要先将图层与蒙版的连接去掉,不然他们会同时移动。
5.
数据滚动的效果很简单,只要将去处了连接的图层向上移动就可以了。蒙板会档住超出的部分,只在需要留下的地方出现。递交效果制作了9帧左右。
[效果见下框图片]
|
第五部分:蝶女出现部分的制作方法 |
1.
复制横竖交叉的线图层,移动位置,大概使用4帧移动到固定的位置。瞄准镜消失。
2.
下面需要做一些准备,建立一个图层组(为了后面使用方便),新建4个空白图层,一个图层全部染黑,两个图层全部染白,将其中一个透明度调节为45%,另外一个图层,将第一部分准备好的人物素材缩小到适当的大小,放在这个图层中。
3.
在整个图层组上使用蒙板,在两条纵横的线围成的方形中(四面各留下1PX的空白)选中,反向选择,用黑色染黑。
4.
使用IR,第一帧让黑色图层显示,第二帧让白色图层显示,第三帧让45%的白色图层作为底色,上面出现蝶女。不断重复,调整蝶女图层的位置,出现不同的部分。
5.
完成后,渐淡结束。
[第四部分、第五部分制作过程]
|
总结 |
每帧缩略图浏览
每图层缩略浏览
|